「膽鹼」在化學結構上是類維生素,被歸類在廣義的維生素B群之中,是細胞膜的重要成分,膽鹼很早就被發現可能與脂肪代謝與胰島素作用有關。早在1975年,科學家即已發現膽鹼可以控制神經細胞的作用,也與神經傳導物質有關,從此便進入神經相關疾患的研究。臨床上,缺乏膽鹼會影響膽固醇的代謝,很容易造成脂肪堆積,除了動脈硬化外,也會加重脂肪肝與相關肝功能的影響,在神經系統方面,很可能會造成神經損傷而出現神經退化性的疾病,因此於1998年被美國列為必需營養素。
膽鹼是一種對腦部有幫助的腦神經傳導化學物質,扮演著刺激腦細胞分裂的重要角色,與學習和記憶力高度相關。美國國家科學院食品委員會在很多年前就將膽鹼視為人體「必需營養素」,有助於延長腦神細胞的壽命。
從許多後設的大型研究分析來看,補充膽鹼對於記憶與行為這兩個面向的認知功能有幫助,尤其是那些本身具有一些風險因子且認知功能已經開始退化的人,補充膽鹼之後發現,對記憶力的下降及行為症狀問題都得到緩減。
前幾年有一項針對中風病人的介入性研究,這群病人中風後由於腦部的損傷,認知功能多少出現衰退,研究者分別從中風開始補充膽鹼一個月、三個月、六個月到一年,研究持續了一年之久,結果顯示,有吃膽鹼的受試者認知功能回復較快,補充時間愈長,中風患者認知功能的回復愈快。
★為什麼膽鹼能護腦呢?
早在2003年,《臨床治療(Clinical Therapeutics)》醫學期刊中就有一項隨機分配的臨床試驗,探討輕中度阿滋海默症患者服用膽鹼對其認知功能的效果,而以膽鹼做為主要試驗的介入營養素,乃是因為乙醯膽鹼是與記憶相關的神經傳導物質,而膽鹼是乙醯膽鹼的前驅物質,所以研究者就猜想這樣的營養補充或許能有些效果。
該研究一共收集261位中重度阿滋海默症患者進行研究,研究者每日使用400毫克的膽鹼製劑,為期6個月,而在試驗前後進行了多面向的神經心理評估,結果發現,絕大多數的心理認知測試都有顯著的進步,而且從補充的90天後就有顯著差別。因此研究者認為膽鹼對於中重度失智症患者而言,具有相當的潛在效益,特別是針對失智症患者的認知與情緒症狀,倒無法讓病患認知功能改善到正常,比較像是失智病患心理精神症狀的輔助,中重度失智症患者照顧上的困難往往在此,如果能以輔助的營養素改善而減少對於精神藥物的依賴,也能提供相當的助益。
膽鹼的效用似乎在具有腦部缺氧或中風過的患者上更為明顯,2013年在《腦血管疾病(Cerebrovascular Disease)》醫學期刊上,有一個針對腦中風後的患者的研究,受試者主要是針對首次中風6個月以後,也就是進入穩定期的中風患者進行研究,研究目的在於探討補充膽鹼能否對已經進入穩定期階段的中風患者提供幫助;總共有347位患者接受研究測試,研究方式是透過隨機分配試驗,經過一年的膽鹼補充後發現:研究組的認知功能有部分項目具有顯著進步,不過即使部分面向達到統計意義,但也不是全方位的認知功能都有效,由於研究是針對首次中風已經半年以上的病患而收案,理論上這時候的病患都已經進入穩定期,所以這些因為中風而造成認知功能受損的狀態並非因為中風症狀改善而進步,而是在穩定期隨著膽鹼的補充而進步,也因此足以作為腦中風患者復健期的輔助補充營養素參考。
2014年發表在《阿茲海默症期刊(Journal of Alzheimer’s Disease)》的研究也強化了使用膽鹼的輔助效果,該研究針對一百多位阿滋海默症患者進行研究,其中研究組給予傳統的抗失智藥物並加上膽鹼,而對照組則提供相同的抗失智藥物(這些病患使用抗失智藥物是傳統的標準治療方式),在兩年的研究期內,對照組雖然接受標準化的抗失智藥物治療,認知功能仍然逐步衰退,這樣的衰退與臨床上失智症治療的觀察一致。研究組在相同的抗失智藥物治療下,再加上膽鹼之後雖然仍出現認知功能衰退的現象,但衰退的速度卻有明顯緩減,顯見膽鹼對於腦部退化有其可能的效果。
然而,這些受試的病患也可能因為失智症的因素,本身對於飲食攝取的狀況就不甚足夠,而膽鹼補充或許是填補了飲食不夠均衡的結果,不過失智症患者可能普遍有飲食不均衡的問題,若搭配膽鹼的補充能夠發揮效果,也不失為一項重要的生活支持策略。
膽鹼在很多食物中都有,例如綠色蔬菜、蛋黃與小麥胚芽等,特別是富含卵磷脂的食物也都有豐富的膽鹼。所以只要是攝食正常的人,也不一定會出現缺乏,只是許多年長者飲食不甚均衡,那就可能會攝取不足導致缺乏。從研究成果看來,提供適時的膽鹼補充具有潛在的輔助效果,減緩認知功能的衰退,特別是有腦部損傷,例如中風患者,建議多補充富含膽鹼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