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短心慌」是氣虛體質者最明顯的特徵,因為中氣不足,所以他們講話時聲音低弱無力,聽起來有點怯聲怯氣,話說多了還會喘氣停頓,有一種接不上氣的感覺,常見症狀如下:
● 全身倦怠乏力:中醫認為,「氣為血之帥」。氣虛,推動血液循環的動力就弱,血行遲緩,人就會氣短懶言,容易疲乏。
● 稍微一動就流汗:有些人坐著不動都會出汗,或者稍微運動就大汗淋漓,這些症狀多是因為氣虛。「氣固體表」,能「攝血攝汗液」,氣足,人體就像磁鐵一樣吸引住汗液,讓它不往外泄;氣虛,人體則失去牽引力,汗液止不住地往外流。所謂「出虛汗」,原因就在於此。
● 舌淡紅,舌邊有齒痕:氣虛者舌體胖大,舌淡紅,舌邊有齒痕。因其氣化功能較弱,不能將水濕氣化代謝出去,舌頭因為水分太多而致舌體胖大,然後受齒緣壓迫而有明顯齒痕。
● 精神萎頓,面色淡白:多見於心氣虛。由於心氣不足、鼓動無力,就容易出現心悸胸悶、精神疲憊,隨著症狀日漸加重,還會表現為面色淡白、自汗等現象。這種氣虛體質最宜益氣養心,適合的中藥材有人參、白朮、炙甘草等。
● 體形虛胖,肌肉鬆散:氣虛者體形多胖,前面曾提過陽虛者也多肥胖,那麼如何判斷胖是氣虛還是陽虛導致的呢?主要看他是否整天無精打采、氣喘吁吁,說起話來總是細聲細氣。氣是人體的動力,動力不足,人就會變得不愛說話、不愛運動、不愛冒險。氣虛推動無力,血液無法充分滋養臉部,所以他們總是白白胖胖的,正所謂「其人肥白,多屬氣虛」。
● 經常腹脹,大便困難:脾氣虛弱,身體就會出現中氣下陷的症狀,具體表現為食慾差、消化不良、經常腹脹、大便困難等,這都是因為脾氣過於虛弱,無法正常運化水穀精微之物的緣故。
● 動不動就感冒:如果動不動就感冒,而且病情綿延,久久不癒,多半是氣虛。氣虛體質者由於體內正氣虛弱,無法抵禦外邪侵襲,一遇到冷風就容易噴嚏不斷,進而引發鼻塞、感冒、咳嗽等。
中醫認為,脾胃是氣血化生之源,氣虛體質者應避免飲食寒涼,以免損傷脾胃。日常更適合吃平性與溫性食物,中藥類如黨參、黃耆、茯苓、紅棗等,都是常見的補氣藥材,可適當食用。此外,適度規律的運動也有助於提氣、補氣,促進骨盆的氣血循環,對久坐辦公室的女性尤為重要。
肺主一身之氣,腎藏元氣,脾為氣血生化之源。氣虛體質者除了要吃具有補氣功效的食物外,還要適度進食一些補益脾、胃、腎三臟的食材。
●多吃根莖類食物:根據中醫同氣相求的原則,氣虛體質者宜多吃馬鈴薯、山藥、人參等根莖類食物。這類食材生長時全埋在地下,吸收和凝結更多地氣,從根本上就決定食物補氣的藥性。
●多吃甘溫健脾胃的食物:例如糯米、粳米(台灣俗稱蓬萊米,即短圓型的白米)等穀物都有養胃補氣的功效;雞肉、牛肉等也有補氣健脾胃的效果。上述食材如果和人參、黨參、黃耆等補氣中藥一起做成藥膳,效果更佳,可以促進人體正氣的生長。
●補氣同時勿忘補血:氣虛往往和血虛同時出現,因此補氣的時候也要補血,以達到氣血平衡。尤其是氣虛的女性,平時要多吃紅棗、小米、香菇等補氣益血的食材。
此道湯品可補氣養血,還有美容效果。
★材料:
排骨…五百克
山藥…六百克
紅棗…五枚
黨參…十五克
薑片、蔥段、料酒、鹽…各適量。
★作法:
1. 排骨切小塊,洗淨後用涼水泡兩小時以上,其間換幾次水,讓血水充分泡出來,再汆燙瀝乾備用;黨參、紅棗分別洗淨備用。
2. 油鍋燒熱,放進薑片、蔥段炒出香味,然後放入排骨翻炒出油,加開水、料酒、黨參,大火燒開倒入砂鍋,小火燉四十分鐘。
3. 山藥去皮、洗淨、切滾刀塊,連同紅棗一起放入砂鍋中,繼續中火燉三十分鐘,加入少許鹽調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