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新聞

嘴饞想吃東西瘦不下來?科學研究:3個日常小動作 有效控體重

發佈日期:2019/12/30

3781

嘴饞想吃東西瘦不下來?科學研究:3個日常小動作 有效控體重

為什麼天氣越冷越想吃東西?每當秋冬時節,你也總是想吃火鍋、食慾大開嗎?大吃特吃後再看著直線上升的體重而後悔…其實有幾個小技巧可以讓你控制好體重!楊斯涵營養師指出,科學研究發現,日常生活中只要做3個小動作,就能有效控制好血糖與體重,趕快學起來吧!

天氣冷的時候,人們體內的飢餓素分泌量會變多,導致食慾大開,進食量增加使血糖及體重難以控制,是許多人困擾的問題.該如何在享用美食時不讓自己的血糖和體重失控呢?除了注意食物的總量和選擇,科學研究也發現日常生活中掌握底下這3個小技巧,就能吃的健康又開心!



祕訣1:改變「進食順序」

美國康乃爾醫學院體重控制中心,最近在美國糖尿病學會的合作期刊BMJ Open Diabetes Research & Care發表一篇相當有趣的研究,研究招募16位糖尿病人,分成三組不同的進食順序:
●第一組先吃澱粉,20分鐘後才吃肉及青菜;
●第二組先吃肉及青菜,20分鐘後最後吃澱粉;
●第三組澱粉、肉及青菜混和著一起吃。



結果發現澱粉最後吃的這組,飯後血糖及胰島素濃度均較低、昇糖素類似胜肽(glucagon-like peptide 1,簡稱GLP-1)濃度則比其他組高。昇糖素類似胜肽 (GLP-1)是什麼呢?它是一種腸道分泌的賀爾蒙,可抑制胃排空、促使下視丘產生飽足感,進而抑制食慾,食物會刺激GLP-1由腸道分泌,研究也發現「蛋白質類的食物相較於碳水化合物更能刺激GLP-1分泌」。

所以先吃肉、菜,最後再吃澱粉,不僅讓食慾較易得到滿足,對飯後血糖也是有好處!




祕訣2:增加「咀嚼次數」

除了改變食物的順序,增加咀嚼次數也可以增加飽足感和改善餐後血糖!2014年發表於Physiology & Behavior期刊的研究,以15位老年男性為對象,探討咀嚼次數對於飢餓感、血糖的影響,受試者分為每口咀嚼15次或每口咀嚼40次,結果發現咀嚼次數較多者,比較有飽足感、餐後血糖較低。



另一篇2015年發表於Endocrine的研究則發現每2分鐘咀嚼80次口香糖者,相較於沒有咀嚼口香糖者,30分鐘後血液中GLP-1濃度較高。吃一樣多的東西但多咀嚼,同樣會有增加飽足感,降低餐後血糖的效果!




祕訣3:選對「進食器具」

選對進食器具對血糖看起來也有好處.2015年由新加坡團隊發表於Physiology & Behavior期刊的研究,使用不同進食的器具:包括筷子、湯匙與手抓.結果顯示同樣分量的食物,以筷子進食時,進食量較小口、進食時間較長,餐後血糖也較低。



臨床上對於食量較大的病人,請大家「改變進食順序」往往比降低食量接受度更高,也更容易執行。足量的纖維和蛋白質可以刺激GLP-1分泌,有助於延緩胃排空、增加飽足感,並減少飯後血糖.若我們能再配合「增加咀嚼次數」、「選對器具小口進食」,更能幫助控制血糖及體重.以往長輩說的「細嚼慢嚥」其實也是科學驗證的保健良方呢!



▲楊斯涵營養師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碩士、國家高考營養師、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合格衛教師、肥胖專科營養師、樂齡運動指導員、長照營養師。
深信健康的食物也可以很美味,外食族也可以健康吃無負擔!

★FB粉絲專頁:
楊斯涵營養師的美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