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新聞

三高、慢性病如何健康吃粽?營養師傳授這3招

發佈日期:2024/06/07

319

三高、慢性病如何健康吃粽?營養師傳授這3招

節的傳統習俗,但粽子屬於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該怎麼健康吃粽不易胖?這篇文章由陳怡婷Cynthia營養師,分享如何健康吃粽子!

市售的粽子大多以糯米製成,而支鏈澱粉容易造成飽脹感,內餡也常使用高飽和脂肪酸的五花肉,北部粽會先將餡料炒熟,再包起來去蒸熟,有點像油飯的概念,南部粽則是包生糯米及配料再煮熟,所以北部粽相較南部粽熱量、油脂高一些。

不管是喜歡吃北部粽還是南部粽,都是屬於高熱量高油脂的食物,該怎麼健康吃粽,吃粽子不會胖?三高、慢性病該怎麼健康吃粽?吃粽子完脹氣該怎麼緩解呢?



3招吃肉粽不肉重

1.適量不過量
粽子當正餐不當點心,每次一顆就好,適量食用!市售連鎖販賣的粽子有些會標記營養標示可以作為選購的參考,選擇熱量相較低、體積較小的粽子。進食時也要記得細嚼慢嚥,沾醬要減少醬油膏、甜辣醬等,且粽子本身調味就很足夠了,要避免攝取過多熱量及鹽分。

2.搭配彩虹蔬果
吃粽子時要記得搭配各種不同顏色的蔬果,可以獲取膳食纖維及植化素,也有飽足感,讓我們不攝取過量的粽子,建議一顆肉粽搭配1~2個拳頭的蔬菜量及1個拳頭的水果量。

3.增加優質蛋白質
一顆肉粽的肉類約半手掌心(約一份蛋白質),建議再搭配半手掌心的低脂蛋白質,像是涼拌豆腐、清蒸魚、川燙魷魚、舒肥雞胸肉等,增加蛋白質的攝取量,選擇低脂的也可以少一點油脂及熱量的攝取;粽子也可以選購餡料以海鮮、雞肉、瘦肉取代五花肉的產品,更減少負擔。



三高、慢性病吃粽怎麼顧健康?


1.高血壓
吃粽子時通常會搭配含鈉量高的沾醬,像是甜辣醬、醬油膏等,粽子本身就有調味了(有些調味還偏重),建議沾醬減少或是不加醬,搭配高鉀蔬菜(菠菜、莧菜、地瓜葉等)食用,高鉀食物能幫助鈉的排出,以及補充足夠的水分。

2.高血脂/心血管疾病
粽子內餡常使用高飽和脂肪酸的五花肉,北部粽又會先將餡料炒熟,油脂較高,可以選擇餡料以脂肪相較低的海鮮、雞肉、瘦肉等蛋白質取代五花肉的粽子。

3.高血糖/糖尿病
白糯米為支鏈澱粉較易使血糖上升,可以選擇全穀雜糧粽取代一般糯米粽,吃粽子時要記得搭配1~2個拳頭的蔬菜,膳食纖維能減緩血糖的波動,並適量食用粽子的量,每次一顆就好,也可以選擇體積較小(份量較小)的粽子;另外,有些人喜歡吃鹼(甜)粽,會搭配精緻糖的砂糖、果糖、蜂蜜一起食用,也要記得注意攝取量。

4.腎臟病
選擇客家粄粽(粿粽)或是一般白糯米粽,避開含高磷的全穀雜糧粽(如五穀、綠豆、紅豆、藜麥、米豆等)及鹼(甜)粽。沾醬須減少,不加醬更好,因為粽子本身就有調味了,避免攝取過多調味料及鹽分,一樣要適量吃(每次一顆)並搭配1~2個拳頭的蔬菜量及1個拳頭的水果量。

5.痛風
粽子屬於高油脂食物,高油脂飲食會抑制尿酸排泄,控制攝取量以外,建議選擇餡料以低脂的雞肉、瘦肉等蛋白質取代五花肉的粽子,也減少高普林的食物(內臟類、海鮮類、乾香菇等),還要記得補充足夠的水分。
※尿酸80%是由人體代謝所產生,20%是由飲食攝取含普林食物而得!所以除了飲食以外,按時服藥也很重要!



吃粽子脹氣怎麼辦?

粽子支鏈澱粉含量高,許多人食用完容易脹氣、有腹脹感,且粽子油脂含量也高,會延緩胃排空容易有飽脹感!進食時建議要細嚼慢嚥,適量吃,每次一顆就好;也可以選擇全穀雜糧粽,以五穀、綠豆、紅豆、藜麥、米豆等部分取代糯米的粽子,飯後建議搭配含有酵素的水果,如鳳梨、奇異果、木瓜等,飯後也要記得散步活動幫助腸道蠕動,改善脹氣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