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衛生福利部於 2017 年 6 月公布的 2016 年國人死因統計結果指出,糖尿病居國人十大死因第五名,台灣18歲以上糖尿病盛行率高達10.1%,估計全國有超過200萬糖尿病患者,是台灣人不容小覷的病症。
大家都想要健康、不想吃藥,如果能戰勝疾病,從飲食、偏方來治療,總是會激起大家的好奇心想試試看。生酮飲食也是其中之一,因為將總碳水化合物攝取量降低,以改善胰島素的分泌、血糖和糖化血色素,但是這樣做真的能治癒糖尿病嗎?
首先我們從近幾年媒體網路的發燒新聞來看看:
●生酮飲食治癒了長年的糖尿病?
2017年youtuber「台客劇場」影片中,父親林醫師因為兒子提議生酮飲食,改善了血糖、糖化血色素。林醫師本身是多年的第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平時控制血糖用胰島素幫浦注射,吃多少醣類份量打多少胰島素。但是影片中並沒有告知大家,他們每天總碳水化合物的攝取量,到底是採「低醣」(碳水化合物約佔總熱量20~40%)或「生酮」(碳水化合物約佔總熱量5~10%)飲食?或許林醫師是靠低醣飲食改善血糖問題,因為對於糖尿病血糖控制不佳的人,「降低醣」的飲食方式,本來就能適度控制血糖。
●201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贊成低糖飲食?
最近網路上流傳:美國糖尿病學會(ADA)終於把低醣飲食法,當作是第2型糖尿病的飲食控制方式,甚至有些媒體認為這是贊成生酮飲食的論點?其實美國糖尿病學會在 2008 年之後,就沒有特別建議一定要多少百分比的總醣量。為什麼呢?因為糖尿病的控制絕對不是只有「低醣」或「生酮」飲食這麼簡單的單向思考,而且控制糖分攝取(低於一般飲食)是所有醫療人員、病人都知道的事實,根本沒有贊成與否的問題。
糖尿病人若是想透過生酮飲食來改善,建議先了解生酮飲食、糖尿病的關係:
關於醣類的攝取,低碳水飲食的界定範圍很大,極低、低碳、中碳水化合物,到底總攝取醣量為多少,定義為多少?參考紐約州立大學下州醫學中心2015年1月在營養學雜誌:
•極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每天20~50克碳水化合物,或低於2000大卡飲食總熱量的10%;
•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天少於130克碳水化合物,或少於26%的碳水化合物總熱量;
•中度~碳水化合物飲食:來自碳水化合物的26~45%的總熱量;
•高碳水化合物飲食:超過45%的總熱量來自碳水化合物;
糖尿病飲食中沒有特別標示多少量,最重要的是2019年美國糖尿病學說的「低糖」絕對不是總碳水化合物在26%以下(使用藥物、胰島素,太低糖量的低糖飲食會有低血糖風險,要小心!)
建議依照每個人「個別化方式」,選擇對健康有益處的食物、減少有害的食物,且依病人喜好和代謝需求,找出有彈性、可長期執行的健康飲食習慣,更不能將低醣與生酮飲食一起劃上等號。
第1型糖尿病好發於兒童、青少年,與遺傳和環境有關,它是自體免疫疾病,體內自發性破壞胰島 β 細胞,造成胰島素先天無法或分泌不足,因此終身必須注射胰島素。
2018年兒科學雜誌介紹第1型糖尿病兒童和成人,接受極低碳水化合物(每天36±15克)的血糖控制,結果成人和兒童胰島素使用劑量都減少。另外,吃極低碳水化合物飲食(每天限制70~90g碳水化合物),對兒童生長沒有不良的影響,不過這是一項觀察性研究,而非有對照組一同參與的隨機試驗,受試者是從Facebook社區招募的,同時有接受醫療人員的監控,較自行執行者安全。
生酮飲食在一些文獻中有看到治療糖尿病的曙光,不過建議還是需要經由醫療人員的協助與諮詢,配合第1型糖尿病患者的藥物治療:
•使用胰島素幫浦注射的患者:依照飯前、飯後血糖數值與吃入的醣類計算,當餐調整注射胰島素,或許就可進行生酮飲食。
•固定胰島素注射:一天二至三次者,進行生酮飲食就會比較危險,因為當飲食中糖類攝取漸少,又未調整胰島素的劑量,影響胰島素與血糖的作用,造成高血糖或引發酮體的堆積,導致代謝性酸血症(Diabetic Ketoacidosis,糖尿病酮酸血症),酮體的產生超過人體能利用的限度,就會在體內累積酮酸。
•糖尿病懷孕婦女尤其須注射胰島素,不建議進行生酮飲食,減少發生高、低血糖、酮體,造成胎兒生長問題。
關於低碳水化合物飲食的長期影響數據不多,但其實不用極低碳水化合物的飲食,只靠低、中碳飲食即能改善血糖。但是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常常是飲食無法節制、喜歡攝取過量的糖類、飲食不均衡所造成,建議適度控制就可改善,無需降到太低醣的飲食。
第2型糖尿病主要是因為肥胖、缺乏運動、飲食不健康、遺傳因素而誘發胰島素阻抗,造成血中的葡萄糖濃度偏高,本身還是可以分泌胰島素,只是作用不良,需要靠藥物協助促進胰島素分泌,或部分以注射胰島素控制病情。
生酮飲食可藉由身體使用脂肪而不是碳水化合物作為其主要燃料來源,降低了身體對胰島素的需求,有助於第2型糖尿病人穩定、降低高血糖。2012年研究發現,對肥胖的第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低碳水化合物生酮飲食(20克/天)與低卡路里飲食(2000大卡/天),比較後發現,約6個月即可改善血糖、體重、腰臀圍,而低醣生酮飲食比低熱量飲食更有效。
2017年的另一項研究發現,服用降血糖藥物加上生酮飲食(20~50克/天)或傳統的低脂肪糖尿病飲食(約攝取1700大卡/天)進行32週,生酮飲食的體重減輕和HbA1c方面都顯著優於傳統低脂肪糖尿病飲食。
從以上研究,可以得知生酮飲食似乎可控制血糖,適用於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第2型糖尿病(口服藥物者),或者為血糖不耐、胰島素阻抗者,以此飲食進行「短時間性」治療,不過建議還是需告知醫療人員,與醫師配合調整藥物、與營養師進行飲食諮商,才較安全無慮。
●多數研究發現,生酮飲食在短時間內血糖的下降(最初的三個月左右)顯著,但不持續。
●糖尿病控制不佳的人,都可能有酮體和血糖含量非常高的狀況,導致生命危險,必須特別小心。
●有些糖尿病人的腎功能已經開始受到損害,若貿然進行生酮飲食,身體得處理累積於體內的酮體和酸,可能會對腎臟造成太大的壓力與傷害。
●極端的低醣飲食似乎可以改善血糖、體重問題,但是2018年前瞻性世代研究回溯性研究發現,低碳水化合物消耗(<40%)和高碳水化合物消耗(> 70%),具有更高的死亡風險。長期來看,現在還沒有人贊成將生酮飲食作為常規性飲食生活。
●長年糖尿病可以治癒嗎?需從整體長期的飲食、生活型態改變做起,不是低醣高脂就能解決糖尿病或其他疾病的問題。
人類一直以來都是依循著天地之道而生,中國儒家文化中《中庸》:「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告訴我們看待萬物都要不偏頗任一方、不變易、不過或不及,於一切適中(又非中間),為人處事才能恆順萬法軌則,平常心處之。真的不是有你就沒有我,兩者不能共存;飲食也是,過度偏倚都非能維持健康,唯有回歸中道、不偏重哪一方,才有療癒的力量。
最後也提醒大家,近半年在臉書社團陸續看到一位、又一位(或許還有)進行生酮飲食的朋友,突然心肌梗塞或感染離世,甚至原本沒有糖尿病,生酮後卻引發酮酸中毒、洗腎等問題。在此誠心提醒進行生酮飲食的人,這種極端的飲食其實「不適合長期」食用,也不是大口吃肉與喝油、攝取少量碳水化合物,或再多吃點營養補充品就能治百病。體重雖然短時間可以輕鬆快速下降,但是人的氣色與光彩都不佳,甚至容易感冒、併發症感染、影響心肝腎的問題,這些都要特別注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