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食醫行編輯部(林芳琦) 攝影/食醫行(曾世耀)
一般白豬的飼養約需5至6個月,但在東寶,所有的豬隻都要養15個月以上,這是為了讓黑豬肉熟成,熟成的好處是可以使肉變性,讓瘦肉更甜,肥肉變軟脂,這樣的豬肉吃起來更鮮甜美味,所以東寶願意花費比白豬高出一大截的飼料與人工成本。
要求品質的謝旭忠要等待豬肉熟成才宰殺,並且強調屠宰後到分切包裝好進入冷凍的時間不得超過4小時,以減少生菌數,維護肉品安全。
很特別的是,臺灣大學曾南下與屏東科技大學一起到由謝旭忠擔任班長的「屏東縣內埔鄉毛豬產銷班第三班」針對產銷班所畜養的豬隻進行研究,經由DNA比對後發現,這裡所畜養的是臺灣原有的三個品種(美濃、桃園、頂雙溪)黑豬,經雜交後所育成的在地化新品種,為此他們還共同發想,為新品種的黑豬申請國際命名,取名為「六堆黑豬」。
對此,謝旭忠有了更大的使命感,他鼓勵產銷班的農友一起當個快樂的養豬人,透過課程的專業訓練與開放工作機會,使更多人投入養豬行列,而原養豬戶也有更多農閒時間參與休閒,希望能藉此整體提升黑豬的產業形象。
在東寶剛出生3個月的小豬,由於腸道未發育完全,主要是吃魚粉、熟化的麵粉、奶粉、豆粉,並添加益生菌。在3個月後,就可以吃內埔當地酒廠生產的啤酒酵母和一些農產品,如高麗菜。製作蒲燒鰻的鰻魚頭尾,也是很營養的豬隻飼料。炎炎夏天來臨時,豬隻身上沒有汗腺,無法排汗,尤其是分娩期的母豬,格外怕熱,這時就會在飼料中添加萃取的粉狀精油,來降低體感溫度,以增加食慾。
為了符合人道飼養,除了配種後為了豬隻安全不得不讓豬隻關在夾欄裡外,其餘的時間,東寶的豬隻生活空間都比一般的飼養豬大許多,而且三個月後的黑豬們,只要天氣許可都可以到戶外去「放風」,每天的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就是黑豬們的「放風」時間,豬隻會輪流到草地上翻滾,曬曬太陽。謝旭忠為此還特別為黑豬們準備「玩具」,如鐵鍊條、籃球、啤酒罐等,只要有人丟球或啤酒罐,黑豬們就會向前互頂,模樣十足可愛呢!
東寶的黑豬們也愛聽音樂,最喜歡的是莫札特的曲子,因為音頻與母豬哺乳時的泌乳聲音最接近,所以,東寶豬可都是熱愛音樂的快樂豬。
▲外觀好似咖啡館的「東寶黑豬肉棧」,靈感來自日本的精肉店。
1987年(民國76年)從屏東農專畜牧科畢業後,謝旭忠就返家與父母一同管理豬舍,可說是第三代的養豬農。一路走來,謝旭忠做了許多改變,除了成立自有品牌外,還開設「東寶黑豬肉棧」。
曾到日本旅遊的消費者應該會對當地的「精肉店」印象十分深刻吧?販售的主要商品都是肉品,但店面卻整理得乾乾淨淨,展售架上整整齊齊地陳列著各式商品,並清楚標明部位與價格。現場沒有一絲血腥味,視覺上還多了一些舒服的氛圍,這就是「精肉店」。
謝旭忠說:「我第一次去日本看到精肉店時整個大吃一驚,回來後一直念念不忘,一直在想國外可以這麼做,台灣也可以!」於是「東寶黑豬肉棧」就這樣誕生了,成為台灣首家牧場直營的精肉店。
「東寶黑豬肉棧」的外觀就像日式驛站,不明究理的消費者可能會誤以為是間咖啡店,走進店裡才發現,一座座的冷凍櫃裡賣的全都是豬肉,店內還有市場評價頗高的「東寶黑豬油」、豬肉鬆等。謝旭忠表示轉型經營自產自銷的黑豬肉後,連子女也分工合作,投入幫忙計算加工品的配方與製作香腸、貢丸,凝聚全家人的向心力是他在經營上最大的收穫。
▲走進「東寶黑豬肉棧」店裡,一座座的冷凍櫃裡擺放的全都是黑豬肉。
▲打造「六堆黑豬」自有品牌的「東寶黑豬肉棧」經營者謝旭忠,親自料理自豪的黑豬肉。
▲黑豬肉在冷氣房分切處理,並立即冷凍。
▲不浪費食材,東寶盒裝黑豬肉鬆。
▲謝旭忠相當專注於工作,從飼養到銷售的每個環節都事必躬親,一點兒也不馬虎。